-
毫米级脑内给药技术
在服用药物的时候,药剂中的成分会随着血液流到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这便会造成许多副作用的产生。而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所研发的新型给药技术却能以极高的精确度完成脑内定点给药,大大降低了副作用产生的概率。这一给药方法共由两步骤组成,首先,包裹有药物的微型小泡会被注射进生物体的血管内,当其到达大脑后便可使用低强度的超声将药物聚集在给药部位,接着,使用更高强度的超声波将药物周围的脂质包膜粉碎掉就可实现药物的定点释放。小鼠实验证明,利用这一技术进行神经抑制剂类药物的给药能成功阻断连接两个脑区的神经网络,且不会对其他周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虽然先前已有团队尝试使用超声聚焦的方法来实现类似的药物传输,但这些方法无一例外都会对给药位置的血管细胞造成损伤,而这一新型的给药技术却能确保血管和神经组织当中的生理屏障在给药后完好如初。
-
研究发现与社交行为有关的两种神经细胞
在我们进行社交互动时需要对复杂的感官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其整合到社交决策网络中去,以做出恰当的社交行为。而在社交决策网络中负责这一统和工作的便是大脑中的岛叶皮层。使用钙成像技术和显微内窥镜,研究人员对小鼠岛叶皮层最前端处的细胞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由此发现了与社交行为有关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其中一种为社交行为开启细胞(Social-ON cell),占737个所研究神经元的22.8%,会在社交互动中被激活,而另一种则为社交行为关闭细胞(Social-OFF cell),会在无社交互动时表现出一定的活跃性。在行使不同类型的社交行为时,社交行为开启细胞的激活情况也会有所不同。譬如,在使用鼻子接触同类时,35.7%的该类细胞会被激活,而在进行身体接触时仅20.2%的该类细胞会被激活。患有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的人群其岛叶皮层的功能和结构会发生变化,因此,这一有关岛叶皮层的研究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这些神经精神类疾病的理解。
-
斯坦福科学家解码精神分裂症的神经机制
大约在3000人中就有一个人会缺失22号染色体q11.2位置上的一小段基因,而有着这种遗传缺陷的人群其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会比正常人高出30倍,且其中的30%-40%会在人生的早期阶段被查出具有自闭症。为了查明为何这一染色体微缺失情况会显著增加精神类疾病的患病风险,斯坦福的研究团队对使用表皮细胞分化成的神经元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发现,22q11.2染色体缺失的人群其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相比正常人的神经细胞更容易被激活。这种轻易就能放电的特质会让大脑内宛如一个嘈杂的课堂一样,使信息与信息之间互相产生干扰,严重情况下就会造成幻听、幻视等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在抑制DGCR8这一缺失片段上的基因后,正常神经细胞亦出现了静息电位变弱的情况,可见DGCR8基因的缺损才是造成精神分裂症高风险的根本原因。
-
大脑如何平衡情感和理性
具有情感障碍的人群其大脑内的情绪处理区域会进入失控状态,这种情感失衡被发现是由于患者大脑内的情感区域与认知区域的失联所致。为了使理性和感性达到一定的平衡,诸如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等认知区域就需要与负责情感表达的25区等脑区进行沟通和交流。然而,由于这两块区域相距较远,就必须要有一个中间区域协助信息的传递——这个区域便是位于前扣带皮层的32区。正常人大脑中的DLPFC区域会与32区最里层的神经元相连,并通过32区将抑制信号传递到25区。而抑郁症患者大脑内的DLPFC区域却长期处于缄默状态,无法对情感表达区域进行适当的抑制,由此便造成了25区的过度活跃。
-
最新研究推翻了对自闭症的已有认知
大多数人对自闭症的印象主要包括语言障碍、不善社交、以及重复性行为。但除此以外,许多自闭症患者还具有感觉和运动方面的问题,像是感官超载、手眼不协调、步态不稳等。有着这些症状的自闭症患者数量并不稀少,然而相关的致病机制却仍不明确。使用眼动追踪以及动作捕捉技术,实验人员对自闭症患者和正常人群在拾取和提起物品时的手眼协调能力进行了研究。出乎意料的是,不同于先前的认知,自闭症患者能同正常人一样使用既有信息对所需提起的物品进行重量方面的预估,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可见,自闭症患者在感觉运动方面的障碍并非出自于无法对未来事件进行合理的预测。实验结果发表后,该研究团队已在尝试使用VR技术对这一发现的现实意义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
孕期吸食大麻会对儿童的大脑产生负面影响
在美国,已有11个州允许民众以娱乐为目的购买和使用大麻。随着相关法案的出台,孕期吸食大麻的人数也在直线上升。相关研究表明,孕妇吸食大麻会致使新生儿体重过轻,并出现睡眠和运动方面的障碍,但就该行为是否会对后代的行为产生影响以及儿童成长后又会出现哪些问题却很少有被提及。通过对12,000名9-11岁儿童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使用大麻的时间点非常关键。如果是在受孕初期,胎儿大脑内的大麻素受体尚未完成表达,那么大麻的使用就不会对后代的认知功能产生很大影响。但如果是在受孕7周后吸食大麻,这些孩子就有很大的可能会在童年的中期出现各种精神方面的问题,包括抑郁、焦虑、多动症以及社交障碍。因此,在得知怀孕后,孕妇需要尽早戒断大麻的使用。
-
焦虑、情绪化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认知方面的问题
大脑中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以及β-淀粉样蛋白的大量沉积是阿兹海默症发病的主要特征,但事实上也存在着一类人群即使大脑内已发生此类病变其认知功能却无明显衰退迹象。这类个体与痴呆症状明显的患者主要区别在于性格。容易焦虑、担忧、情绪不稳定的老年人其认知功能更容易受到脑部病变的影响,而自律、克制、具有责任心和动力的老年人即使大脑内出现了阿兹海默症的症状也能像往常一样生活。性格特征所具有的这种影响力将有助于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筛查和干预。鉴于人的性格并非是恒久不变的,通过改变老年人的性格特征就能使其在面对阿兹海默症时具有更强的韧性和抵抗力。
-
研究发现解离状态的脑神经学基础
有过创伤性经历的人有很大的可能会体验到一种意识和感觉仿佛分离般的奇妙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作为解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病患的日常生活。除了遭遇创伤性经历,服用K粉(氯胺酮)以及患有癫痫都可使人体验到解离状态。通过对服食了K粉的小鼠和会在发作前经历解离状态的癫痫病人进行研究,实验人员发现,大脑后侧中部皮质中神经元的特定放电模式与解离的发生具有直接联系。如果人为的对这一区域进行刺激,就能使未服食K粉的小鼠和尚未处于发作前夕的癫痫病人进入解离状态。除此之外,该团队还发现了引发这种特定放电模式所必须的离子通道和相关蛋白。这一研究揭露了解离状态的脑神经学和生物化学层面的具体机制,为解离类精神和神经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
线上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失眠问题
在美国,大约有5000-7000万的成年人有着某种睡眠问题。虽然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已知的针对睡眠障碍最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但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接受该治疗。而低成本又无需预约的智能线上认知行为疗法则能帮助更多的人提高睡眠质量。这种电子支援系统会辨认出睡眠问题的潜在诱因,包括不良的睡眠规律、压力源和其他各种会影响睡眠的因素。在接受该线上诊疗后,58%的病患有了明显的改善,比参照组高上近三倍,且安眠药的使用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
睡眠不足使人更易怒
愤怒的情绪会使人亢奋,从而影响入睡,但睡眠问题又是否会反过来让人变得更易怒却不得而知。在限制被试的睡眠时长后研究人员发现,个人的困倦程度对负面情绪的产生和对噪音的耐受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着良好睡眠的人表现出对外界噪音更高的容忍度,不会受其影响而变得易怒,而缺眠所带来的疲乏感则会使人变得更为暴躁。情绪和睡眠的这种双向作用能帮助我们理解心理问题持续发展的诱因,并提示心理医师在分析情绪问题时需将睡眠情况纳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