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Nick

  • 利他行为的学习效率高于利己行为

    曾有实验表明,人类在学习利己行为时要比学习利他行为来得更为高效。而这项最新的研究结果则扩充了该结论,证实人类并非永远都是自私的。在学习有哪些行为会危害到自身和他人的时候,参与者对后者的敏感性要明显高于前者。这种避免伤害到他人的亲社会特性甚至能从脑成像图中显现出来。在学习怎样才不会伤害到别人的时候大脑中参与决策拟定的腹内侧前额叶皮层表现出了远高于学习避免自我伤害时的活跃性,并与负责换位思考的社交脑区域产生了较高的联结强度。由此可见,人类的意识并非是完全利己而独立存在的,其亦具有很强的集体性和利他性。

  • 大脑的内在状态对决策行为的影响

    影响我们决策的不单有外界信息还有我们内在的身体状况,像是饥饿、疲劳等情况都会对行为和决定产生影响。除了自身可察觉的这些状态外,大脑内无法被明确感知到的一些电信号的起伏在决策行为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前额叶和视皮层这两个脑区同时进行长时间的监测后研究人员发现,这两个部位会在个体进行视觉决策任务的时候表现出一种联动的缓慢波动。波动的出现则意味着一种微弱而不可查的兴奋状态,这一波动的潮起潮落被证实会对决策结果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完全不受控于个体的自我意志。该结论的发现刷新了我们对意识与决策行为的认知,且对多个领域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不但能帮助我们理解注意力的起伏还能解释脑机接口中脑波信号的变化问题,对以冲动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类疾病亦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 无神论者比宗教信仰者拥有更好的睡眠质量

    过往的研究表明,宗教信仰有利于身心健康,而该实验却显示,相比无神论者,天主教徒和浸礼教徒的睡眠情况更糟,普遍未达到美国睡眠协会所建议的睡眠时长,且更容易出现难以入睡的情况。糟糕的睡眠质量不但会损害生理健康,还会对人的信仰产生影响。睡眠时长达标的被试具有更乐观的心态,更相信自己死后会进入天堂。可能对培养宗教信仰来说,一个好觉比什么都来得重要。

  • 生物钟调控大脑代谢废物的清洗

    淋巴系统可促进脑脊液进入大脑并有助于清除大脑内的代谢废物。已知淋巴系统的这种清理功能在睡眠时更有效,但睡眠的时间点是否会对其产生影响还是个未解之谜。在将小鼠麻醉后研究人员发现,整日昏迷的小鼠其淋巴系统进行清洗的时间依然集中在夜晚。也就是说,大脑中代谢废物的清理并非是由睡眠来激活的,而是受体内的生物钟所调控。在白天,脑脊液会涌向颈部的淋巴结,支援我们的免疫系统,而在夜晚,脑脊液才会涌向大脑,进行清理工作。管控这一节律性流动的是我们大脑内的星形胶质细胞,位于视交叉上核的该类细胞被认为与体内生物钟的调节有关。这一发现为睡眠剥夺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联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指出日间的补眠对大脑清理工作并不具有补偿作用。日夜颠倒将成为神经类疾病发病的一大诱因。

  • 线上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失眠问题

    在美国,大约有5000-7000万的成年人有着某种睡眠问题。虽然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已知的针对睡眠障碍最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但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接受该治疗。而低成本又无需预约的智能线上认知行为疗法则能帮助更多的人提高睡眠质量。这种电子支援系统会辨认出睡眠问题的潜在诱因,包括不良的睡眠规律、压力源和其他各种会影响睡眠的因素。在接受该线上诊疗后,58%的病患有了明显的改善,比参照组高上近三倍,且安眠药的使用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 睡眠不足使人更易怒

    愤怒的情绪会使人亢奋,从而影响入睡,但睡眠问题又是否会反过来让人变得更易怒却不得而知。在限制被试的睡眠时长后研究人员发现,个人的困倦程度对负面情绪的产生和对噪音的耐受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着良好睡眠的人表现出对外界噪音更高的容忍度,不会受其影响而变得易怒,而缺眠所带来的疲乏感则会使人变得更为暴躁。情绪和睡眠的这种双向作用能帮助我们理解心理问题持续发展的诱因,并提示心理医师在分析情绪问题时需将睡眠情况纳入考量。

  • 降压药可降低抑郁症风险

    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与抑郁症风险的增加有关,那么用于治疗这类疾病的药物又是否能降低抑郁症风险?对37万人的个人数据进行分析后的结果显示,41种常用降压药中有9种能起到降低抑郁症风险的作用。其中2种为血管紧张素类药物,3种为钙拮抗药,剩下的4种则为β阻断剂。该团队成员猜测,降压药可能通过抗炎效果对精神类疾病的发生起到抑制护作用。

  • 睡眠问题、阿兹海默症与抑郁症

    许多爱茨海默症(AD)病人都伴有抑郁症和睡眠障碍等情况,然而这三者间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却不得而知。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睡眠障碍并不会导致AD,而AD和抑郁症也无明显相关性。虽然AD高风险人群比一般人更容易出现早起和睡眠时间短等问题且很少失眠,但两者间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由此可见,AD风险可能会对睡眠状况产生影响但却不会直接促使抑郁症的发生。

  • 慢性疼痛的干预

    全球有约1/4的人口会在他们的人生中经历慢性疼痛。和急性疼痛不同的是,慢性疼痛的病因常常难以查明且会持续长达数年的时间,长期经受这种不适感的折磨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而在该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会将疼痛信号持续传递进神经元细胞核的蛋白。当该蛋白的功能被抑制后,实验鼠对高温、辣椒素等有害刺激所作出的疼痛反应就会减弱。现存的药物中已知有约20种非止痛类药物可能会对这一蛋白的相关通路产生影响,研究人员挑选了其中的两种(分别为一款强心剂和一款抗生素)再次进行了小鼠实验,发现它们能很好的起到止痛的效果。这种在查明疼痛的分子生物层面机制后再从现有药品中搜寻合适药剂的方法省去了开发新药所需的时间,能快速、安全的为受慢性疼痛所困扰的病人提供适用的药品。

  • 糟糕的睡眠质量会影响社交行为

    睡眠不但会影响人的认知功能还会影响人的行为和动力。在精力充沛和昏昏欲睡两种情况下,对社交的渴求程度也会有明显的不同。通过实验进行量化后的结果显示,极度困倦的状态最多会导致社交量下降70%,而适度的社交,特别是非夜间社交,则能提升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无论是睡眠质量还是社交孤独感都与抑郁情绪的产生和维持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而这两者所具有的紧密联系能帮助我们理解睡眠障碍与精神疾病是如何进一步恶化的,并有助于相关干预手段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