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5000万元,合作建设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前沿实验室——7月26日,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签约。这是天桥研究院在中国建设的第二个实验室,也是盛大集团创始人陈天桥承诺的一期支持中国脑科学研究5亿元人民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2016年宣布投入10亿美元支持脑科学研究开始,陈天桥在基础研究领域已经耕耘了5年。“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基础研究”——这是“十四五”我国科技创新的既定方向。补上基础研究的短板,企业家和社会资本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回顾5年来的探索,陈天桥有收获、有感慨,更有期待。
丰富多元化投入
“数字医学”带来的前沿疗法将帮助认知障碍老人延缓认知衰退——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虹桥院区)已落成投用的应用神经技术前沿实验室里,华山医院院长毛颖的一番“畅想”有了现实应用场景。
这个实验室是TCCI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合作的成果,也是TCCI进行脑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脑科学,正是基础研究亟待突破的领域之一。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十三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比重首次突破6%。“十四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的比重有望达到8%左右。科技部表示,未来中央财政将持续加大投入,也会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基础研究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一旦成功,是所有人、所有行业受益,而不是特定群体受益。基于这些特点,基础研究以政府投入为主,这是非常合理和正常的。” 陈天桥说,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最能体现大国的担当。包括基础研究在内,中国的研发经费投入居世界第二位,这赢得了很多国家的尊重。
在陈天桥看来,除了总量继续提升,我国的基础研究在投入结构上还有很大优化空间。比如,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对基础研究贡献很大。
2016年,陈天桥宣布投入10亿美元支持脑科学研究,这在当时是一个开创性的举措。围绕这笔投入,社会上有两种疑问,一是企业家为何不专注应用研究而要关注基础研究,二是10亿美元虽然不少,但对基础研究而言还是九牛一毛,能发挥多大作用有待观察。
5年下来,针对这两种疑问,陈天桥都有自己的答案。一是对企业而言,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支持希望小学、参与扶贫脱困,但投入基础研究,是可以让全人类受益的事情。“支持脑科学研究,也许我这一辈子都可能看不到成果,但孩子们有希望看到。”
二是民间资本的灵活性,给基础研究带来的效率提升。“从这个角度看,尽管量不算大,民间资本却是基础研究很好的‘润滑剂’和重要的补充。”
重点支持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科学家
去年疫情期间,受各国管制措施影响,跨国旅行和学术交流遇到了很大困难。直面这种困局,一个名为NeuroChat(中文译为“神聊”)的线上沟通方式应运而生。上千名青年科研工作者在线上交流、讨论,气氛异常活跃。
对现有模式的创新,一直是陈天桥的兴趣所在。今年,TCCI就全力支持了基于NeuroChat的全球华人青年科学家认知科学会议,吸引了近3000人次参会。会议虽已落幕,意犹未尽的青年科学家热情高涨,继续提出很多问题,希望与知名学者对话。
31岁就曾成为中国首富的陈天桥,在投身基础研究的这5年里,一直关注着青年科学家的成长。在他看来,青年科学家代表着未来,要带领人类探索未知的世界。
如何支持青年科学家?陈天桥想到了互联网的平台作用。“从经费分配来说,现在的青年科学家往往拿不到大钱,或者只有挂在学术大牛名下才能拿到大钱。我们到很多大学谈捐赠资金,都是校长、系主任出来接待,然后再把钱分下去。但问题在于,科学就是挑战,如果青年都挂在大牛名下,还怎么挑战学术权威?”
按照陈天桥的设想,要搭建一个对接平台,让社会资本和青年科学家能够直接对接。既然创业可以众筹,科研为什么不能?同时,采用市场化的方式,调整青年科学家的待遇,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另外,在科研组织方式上,陈天桥和TCCI正在开发一个名为“追问”的产品,现在已经到2.0版本了。
“在科研领域,有好的问题,才有好的研究、进而有好的成果。现在的学术会议往往有问答环节,但时间不够。在‘追问’这个平台上,你可以问任何问题,我们帮你找人解答,让学术大牛接受青年科学家的追问。热度高的问题,甚至可以全球追寻答案。试用过的科学家,觉得这种模式令人兴奋。”陈天桥说。
希望王坚院士不是个案,而是一种机制
投身基础研究这5年来,陈天桥和TCCI先后支持了全球10多个国家的大脑基础研究、脑疾病治疗和学术交流,获得了一系列成果。与此同时,包括黄铮、张一鸣在内的一批新生代企业家,也宣布投身食品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我国基础研究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已经显露苗头。
政府应该如何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基础研究?“十四五”规划提出,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战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等学者在一篇论文中指出,从美、德等国的经验看,企业在基础研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我国要不断拓宽基础研究投入渠道,采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在陈天桥看来,与税收优惠相比,鼓励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更重要的是赋予其和国有科研院所一样的待遇。
“我们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很多实际问题。一个科学家在私人研究机构工作,他的职称社会能不能认可?很多科学家想来私人研究机构工作,他的问题是来了能不能评正高,以后还能回去吗?” 陈天桥认为,不解决这些问题,科研人员就不能自由流动,私人研究机构的活力也无从发挥。
在陈天桥看来,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基础研究,关键在于机制。在国有院所工作可以参评正高、推荐院士,私人研究机构可不可以?2019年,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网络上引发“刷屏效应”。陈天桥希望,阿里出身的王坚当选院士不是一个个案,而是一种机制。只有更多的“王坚”走出来,才能推动民营企业科研力量加快成为国家科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 经济参考报